重温中国近代史上的慈善大家
2018-11-09 浏览次数:2487

急公好义、热心慈善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近代史上,更有一批慈善家重义轻利、济世救人,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他们。

经元善:言信行果的慈善家

经元善(1840-1903),浙江上虞人,是19世纪后半期声名卓著的绅商和全国性慈善活动家。1877至1879年间,山东、山西、河南等省连年灾荒,经元善联合其他善堂董事公开募款,首倡义赈,并在上海成立“办赈公所”。经元善组织、领导江浙沪绅商赈灾,持续十余年,筹募善款数百万,得到朝廷的奉旨嘉奖十一次。政府主导的洪灾后再设厂赈饥的方式治标不治本,经元善考察直隶水系河道后,派人兴修水利,以永久破除祸患。他在认可政府权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义赈清廉公正的优势。这要求政府派得力人员前往灾区,亲查灾民户口,而后发放赈款。这样不经官吏手,减免了官赈中的贪污、挪用。

义赈初期,经元善的慈善动机还带善恶报应的传统色彩。1880年代之后,经元善的慈善观开始越出善恶报应观,初步具备了普济理想。1894年后,经元善从16年的义赈事业中急流勇退,开始寻求更能改变国家的公益道路。

中国千余年来女学不兴,这日渐成为中国近代民穷国弱的显因。1897年起,经元善在上海筹办女学堂,并得到各方有识之士的支持。1898年5月,女学堂正式落成开学,课程在中文、西文外,还开设体操、缝纫、刺绣、琴棋书画等课。其后,各地办女学风气渐开。经元善的一生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精神,被蔡元培评价为“言信行果”。

张謇:状元慈善家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是清光绪年间的状元,又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他创办的大生纱厂饮誉中外,他还是近代著名的慈善家。张謇早年的慈善活动主要是举办义庄、社仓等传统赈济。在1903年考察日本后,张謇开始创办近代慈善事业。

张謇对家乡南通传统的慈善机构进行改造,包括育婴堂、义园、栖流所等。并借鉴国外经验创办了大量近代慈善机构,包括养老院、贫民工场、济良所。1913年,张謇就将他在60岁寿辰时亲朋的贺礼馈赠拿出来,在南通城南建造了一所养老院,收容孤寡老人。张謇还创办了大量服务特殊对象的慈善机构,如残废院、盲哑学校等。1916年,张謇在在狼山北麓开办了狼山盲哑学校,这是第一所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盲哑学校。张謇还大办教育,他以师范教育为先导,以小学教育为基础,同时充分重视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

兴办慈善事业需要大笔资金,张謇除将其每年盈利拨出相当部分作为慈善专项基金,还在百忙之中,卖字筹资。并利用自身影响,号召政府拨款资助慈善事业。他还注意慈善机构改革,教养结合,让弱势群体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张謇创办慈善事业,不是单纯进行慈善活动,而是把慈善事业看做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理想的重要补充,将慈善事业纳入改良社会的系统工程之中。

沈敦和: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

沈敦和(1866-1920),浙江宁波人,近代知名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1904年3月,沈敦和发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1907年后,历任大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常驻上海。先后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红十字会总医院及医学堂、天津路分医院、中国公立医院等。

日俄战争期间,沈敦和领导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组建的医疗队,前往辽沈一带救护伤兵难胞,被救出险者数十万人;继又散放急赈,活者甚众。1910年,上海发生鼠疫,英租界工部局派人强行检疫,引起居民强烈抗议。沈敦和亲往疫地调查,筹款抚恤,联合各帮各业与工部局交涉修改检疫章程,并由中国商董在闸北创办中国公立医院,收治染疫华人,维护防疫主权。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前后,讨袁军与北洋军展开激战,沈敦和亲自组织救护。1915年夏,台风肆虐,浦江上覆舟甚众,沪南、闸北棚户区大批茅屋被毁,沈敦和捐巨金以为首倡,又集合医疗队治疗伤者,办理善后。在武昌起义、宁沪、京津、直皖、直奉诸战役以及南北各省旱涝、风火、疫疠等灾变中,沈敦和都竭力进行救护。

沈敦和的服务精神和卓越贡献,深为中外人士所敬重。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府特授予他三等文虎章。

熊希龄:饮誉世界的大慈善家

熊希龄(1870-1937),湖南凤凰人,曾任中华民国的财政总长、国务总理。与袁世凯决裂后,熊希龄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

1917年,河北山洪暴发,京畿一带顿成泽国。而北洋政府忙于争权夺利,所拨赈灾资金极其有限。熊希龄利用自己声望的巨大号召力,结合政府、地方士绅和中外慈善团体力量,成立了京畿水灾筹赈联合会,自任会长,拯救灾民达500万之众。1920年秋,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爆发大旱灾,饥民达三千多万人,预计赈灾款项两亿元。熊希龄牵头组织北五省灾区协济会,并提出了急赈和工赈等有效方案,救灾也很成功。

1920年,熊希龄成立香山慈幼院。该院至1949年结束,培养学生6000多人,教育成效举世公认。该院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理念,儿童不仅能得到收容,更能得到教育和培训。为让孤贫儿童受到家庭温暖,熊希龄还创建了小家庭式的教育模式。熊希龄为办好香山慈幼院竭尽心血,1932年,即妻子朱其慧去世的第二年,他将全部家产都捐献给了救助儿童的慈善事业。

九一八事变后,熊希龄他不顾年老体弱,动员家人和香山慈幼院师生投身抗日活动。淞沪会战时,在他携妻和红十字会同仁一起,穿行于伤兵难民之间。上海沦陷后,他辗转来到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因操劳过度不幸逝世。

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1874-1961),福建集美人,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17岁往新加坡从父经商,逐渐成为中外驰名的大实业家。

陈嘉庚虽拥有巨额资产,但生活简朴,倾资兴办教育等公益事业。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在新加坡也倡办和赞助许多学校。在世界经济危机时,他仍多方筹措办学。至1937年春无力支持时,他无条件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并仍极为关注其发展。1952年定居集美后,仍继续募资、筹划扩建学校规模。他还倡办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并推行社会教育。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组织“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被选为主席,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1940年3月率团回国视察各战区和重庆、延安,在廉洁的延安找到了希望,将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1941年12月日寇侵略马来亚,他领导“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1942年3月新加坡沦陷,他避居印尼爪哇。1949年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1952年回国定居。回国后他不顾年迈,致力于祖国建设事业,去世前将300多万元存款全部捐献,临终仍不忘祖国统一大业。

陈嘉庚逝世后,国家给予国葬的哀荣,灵柩被运回集美。

关闭本页
关于我们 总会简介 总会领导 表格文件 组织机构 慈善新闻 总会动态 通知公告 慈善聚焦 周行一善 信息公开 资金捐赠信息 资金支出信息 单位捐赠记录 线上捐赠信息 慈善文化 说慈论善 慈善故事 捐赠账号 开户单位: 徐州市慈善总会 捐赠账号: 487158206646 开户银行: 中行解放南路支行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Copyright (C) 2024 徐州市慈善总会 徐州市泰山路东坡休闲广场6组团 邮政编码:221008

捐赠热线:0516-83855111 救助热线:0516-83855185 技术支持:铭宏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