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姆联队万里助学行的第二站:云南-以赤叨
当我们看到盛装等待的孩子们,崎岖山路的奔波疲惫已被打败。云南的小姑娘,生的清秀俊俏,她们清澈的双眼会说故事,她们热情的山歌会敲心门。
学校里一棵标志性的老树,它一定是孩子们的守护神,平日里,它默默倾听过孩子们的心事,它静静撑起着遮阳挡雨的大伞。此刻,它陪着孩子们,在等待我们的到来。
以赤叨学校里,有汉姆联队助学团队的50名资助生,大家一年一度的相会,热闹情景好似过年。拉起手,围上圈,唱起歌,转啊转。这种难得的童年快乐没有地区的限制,没有信仰的隔阂。汉族,傣族,彝族……老师,学生,朋友……我们只管欢乐相伴!
团队义工李秀峰被孩子们的快乐游戏吸引过来,他提议大伙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躲到他身后,他就成了护仔英雄“鸡妈妈”。
有了鸡妈妈,大家在人群中寻找着老鹰的足迹,身材魁梧的窦斌叔叔脱颖而出,于是,鸡鹰登场,大战开始。
“鸡鹰大战”结束后,窦斌和李秀峰就变成了“山洞”,孩子们尽情玩耍,两位高大的叔叔甘愿成为孩子们的道具,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忙于生计的父母多半外出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今天就扮演一次顽皮的爸爸,让孩子们酣畅淋漓一回。团队的每名义工都明白:助学,可以是捐资捐物,可以是书信往来,也可以亲身付出一次,哪怕扮演几分钟“爸爸妈妈”。这些力所能及的付出,都会成为这里孩子们的终生难忘之情。
一提到爸妈,他们眼里充满了思念,充满了期待。
向山外远望,盼着爸妈回家……
忍住泪水,不让掉下,在心底默默呼唤着爸妈……
我有千万句话想要对您说,爸妈,快回家……
“老师,可以多送我一条红领巾吗?”
孩子在给义工窦斌佩戴红领巾时候悄悄地问。
“如果我爸爸也戴上红领巾,也会像你这样好看。”
窦斌仔细叠好一条新的红领巾送给孩子,
也悄悄告诉孩子:
“如果你给爸爸戴上,他也会像我一样骄傲的。”
很多人疑惑,
我们为什么非要开着车一路披星戴月,风尘仆仆?
把物品寄过去不就好了?
把钱打到银行卡上不就行了?
如果给予就是简单的快递,那何来真情可言。正是因为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来到他们面前,他们才会为我们佩戴红领巾后深情敬礼,才会紧紧攥着我们送给的小面包不舍得吃一口,才会有再次相聚时的相拥而泣。
虽然每年来一次,但是义工们每次都带来孩子需要的钱物,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及生活上的问题。
中午时候,孩子们陆陆续续准备回家了。团队义工希望可以多陪伴一会儿孩子,就一路相送。李艳凤的家离学校很近,平时也都是奶奶在家照顾她。资助人于彬女士嘱托现场义工可以多和孩子说说话,多鼓励孩子珍惜时间,热爱学习。
打开家门,敞开心扉……
了解完孩子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后,田老师教给孩子正确的查字典方法以及汉字的书写技巧。在城市里,这不就是每个普通妈妈常做的事情吗?
第三站:新助学点-万则里
下午时间,团队教师组老师来到附近新的助学点万则里小学。这里通过家访,考察,教师评估等各方面通力合作,确定了一部分待资助学生。姜瑶老师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短短几分钟就和孩子打成一片,从没接触过英语的山里孩子,表现出超凡学习能力,这让老师们都大为惊叹。
这次团队中年龄较小的两名义工:姜欣汝,周志恒,在万里助学行活动中表现突出,他们两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孩子们的欢笑声。
第四站:发窝小学
当我们来到第四站助学点:发窝小学时,看到了学校硬件设备正在逐渐齐全,孩子们的面貌越来越精神,真心为孩子们赶上了社会和谐,同心同德的好时光而高兴。
孩子们拿着助学款,穿上爱心集团今世缘酒业薛丰明为每一位孩子订制的衣物,心里多了一份责任。
里三层,外三层。朱队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原来他在用手机视频给孩子们播放前往徐州参加夏令营的活动现场。朱队在记者采访时说:“大山与外界联系不多,或许通过这种眼见为实的吸引,能激发孩子通过勤奋努力争取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夏令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