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慈善事业 做好救助工作
□ 徐枫
丰县慈善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足本职、面向社会,在全县广泛开展了慈善募捐和社会救助活动,为促进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至2008年12月,县慈善会共募得善款1240.64万元。其中,省慈善总会拨专项资助款89万元,市慈善会拨专项资助款19万元,县募集善款1132.64万元,募集衣物13235件。慈善救助共支出善款1083.86万元,其中,向四川绵竹地震灾区捐款903.36万元,救助城乡特困人员125.5万元,1992人(户),按捐赠者意愿定向救助55万元。
一、建立慈善组织 构筑救助平台
2007年1月13日,丰县隆重召开了县慈善会成立大会。大会表决通过了《丰县慈善会章程》和《丰县慈善会资金管理办法》。大会聘请县委书记赵保华为荣誉会长;选举县长邱成为会长,8名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担任副会长;选举产生了理事161名、常务理事43名、监事会主席1名、副主席2名、监事4名。会上,举行了善款认捐仪式,与会的单位踊跃捐款,现场认捐款达145万元。丰县慈善会的成立,标志着丰县慈善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构筑了平台。
二、狠抓慈善宣传 增强全民意识
在工作中,县慈善会把慈善宣传贯穿在整个慈善工作中。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慈善总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慈善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利用县委办、政府办信息简报等宣传工具,宣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不论是募捐,还是救助,我们都通过举行新闻发布会、捐赠仪式、启动仪式等形式,来宣传慈善的宗旨、任务、性质,以扩大慈善工作的知名度。将《丰县慈善会章程》、《丰县慈善资金管理办法》、《丰县慈善捐赠倡议书》在丰县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布,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用电视屏幕打出“‘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动社会力量,支持慈善事业”,“慈善为民,共建和谐”等字幕,切实做到慈善工作电视上有图像、简报上有消息、网络上有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慈善宣传活动,增强了全县人民的慈善意识,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在全县形成了人人热心慈善事业,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浓厚氛围。
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利用慈善会这一平台广泛开展赈灾宣传活动:及时召开会议部署赈灾宣传和发动工作,下发了慈善赈灾倡议书12000份;连续在县电视台全文播发《赈灾捐助倡议书》,打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等字幕;向社会公布了丰县慈善会捐助电话、捐助帐号、捐助地点等,号召全县各界群众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有力出力,共同投入到赈灾捐赠活动中去。同时,每天都在县电视台公布捐款进度和单位、个人捐款情况,更加激励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
三、募集慈善资金 打牢救助基础
慈善资金是开展一切慈善救助活动的保障,没有稳固的资金支撑,慈善救助平台就不牢固。丰县慈善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开展慈善资金募集工作:一是广泛开展扶贫济困“一日捐”活动。每年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都下发《关于开展扶贫济困“一日捐”活动的通知》,号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城乡居民、在校学生等积极开展捐赠活动,有力支持社会救助工作。为扩大慈善救助资金,每年的扶贫济困“一日捐”活动所募集资金全都纳入县慈善会帐户,作为慈善资金统筹使用,两年共募集慈善资金61.89万元。二是积极搞好劝募工作,努力争取企业支持。企业捐助是慈善资金的重要来源,为争取企业的支持,我们采取了上门宣传、领导劝募、友人引见等形式,积极搞好资金募集工作。通过努力,南京富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玲(丰县籍),向我县慈善会捐赠善款25万元;原徐州三鹿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亮捐赠善款20万元;丰县名仕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赠善款20万元;徐州李堂煤矿捐赠善款10万元。三是积极搞好赈灾捐助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县各界积极行动起来,慷慨解囊,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区到农村,从企业到实体,从个体老板到工商户,从老人到儿童,从城乡富裕户到低保户、五保对象等,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奉献一片爱心。原县人大副主任、离休老干部吴运祥,为灾区捐款1.5万元;华山镇尹洪兰、顺河镇孙吉超各为灾区捐款1万元;凤城镇敬老院12位五保老人从生活费中挤出一些零用钱向灾区人民表达一份爱心,为灾区捐款560元,最高的捐款100元;宋楼镇王岗集村低保户孙义方在微薄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中挤出100元捐向灾区;残疾人刘景全为灾区捐款500元;江苏银龙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捐款15.2万元;徐州华地置业有限公司捐款15万元……。据统计,全县共接收赈灾捐款864笔,资金903.36万元。
四、开展慈善救助 解决群众疾苦
开展慈善事业的宗旨就是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促进和谐。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发放慈善救助资金69.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216户;为70户困难群众发放了色拉油、肉食小包装、大米和棉被;开展了“慈善助学”活动,发放慈善救助资金32.8万元,救助当年新录取的高校生150名;开展了“夕阳扶老”活动,发放慈善救助资金6.2万元,救助孤老94人;开展了“慈善助孤·助你成长”活动,发放慈善救助资金12.5万元,救助高中阶段贫困孤儿125名;开展了“情暖孤残”活动,发放慈善救助资金4.8万元,发放新羽绒服和保暖内衣60件,救助孤残儿童84名;为13名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配置了大功率助听器;为52名12岁以下患有弱视的孤儿及低保家庭儿童申请了儿童弱视康复治疗仪;开展了“慈善助残”活动,为全县350名残疾患者发放了代步轮椅和三轮车。同时,每逢元旦、春节、农作物收种季节等全县许多单位都开展了慈善救助活动,带着现金、面粉、棉衣被、色拉油、猪肉、羊肉、粉丝等上门入户慰问和救助困难群众,解决了城乡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定向捐款55万元,用于村级道路、桥涵建设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了向地震灾区捐赠活动,上解赈灾捐款876.96万元,捐助救灾新衣被3479件,折款33.62万元。
建立慈善超市,拓宽救助领域。为了进一步促进慈善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丰县于2008年8月建立了慈善超市,面向城乡低保对象,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兑现、捐赠物资接收、救助物资发放、慈善宣传、救助咨询等。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了《慈善救助优惠卡》,规定凡在丰县慈善超市购买生活用品的城市低保对象,每年购物360元内按市场价格优惠30%。慈善超市的建立,深受城乡低保对象和社会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