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
古代的救灾“机制”
中国千百年来以农立国,灾害频发,不仅导致庄稼绝收、房屋损坏,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明清政府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灾前预防、灾中救助乃至于灾后补救等各方面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灾前预防
“民以食为天”,灾年到来,对百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粮食的欠收,因灾年而导致饿殍遍野的记载不绝于史书。故而“建仓积粮”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至明清时期,仓储体系日趋完备.从省会乃至州郡俱建有常平仓,乡村则建有社仓,市镇有义仓,而在边疆地区还有营仓。
常平仓首创于西汉,是由官方出资建设的粮仓,丰年时出陈易新,灾年时通过平粜或散济的方式救济灾民。明清两朝的户部规制每年春夏出粜,秋冬入籴,平价生息,遇灾年时按数发给散贫户。同时屡颁诏旨,要求各地乡绅富民捐输,或按亩征摊,或截漕粮以补缺,或开贡监名额以捐纳,以此充实仓储,常平仓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
社仓源于隋代,因“立于当社”,故名社仓,但多见于城市。至南宋时期,朱熹创立社仓法,因而在乡间也兴盛起来。社仓往往由民间推举的社长管理,用春借秋还的方式赈济贫民。社仓的谷米来源有二:一是官府的调拨,二是民间的捐输。
如果说常平仓和社仓是官方救济行为,那么义仓则多半是由民间捐建的,是民间慈善活动的一种。如清雍正四年,富甲一方的两淮盐商,捐银二十四万两,在扬州建仓积储,名曰盐义仓。盐义仓由两淮盐商来经营,每年青黄不接之际,按照“存七粜三”出陈易新。清道光十五年,苏州府创立长元吴丰备义仓,一度发展到田产上万亩、积谷十数石,存银十几万两的规模.
灾中勘核
明清两朝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的救荒制度,对报灾、勘灾、救灾的程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首先是报灾。限于当时通讯手段的制约,朝廷很难及时通晓全国的灾情,因此朝廷将报灾视为地方官的责任,发生灾荒时,地方官必须及时上报灾情,层层汇总,上达中央。如清政府在晓谕地方督抚的奏章就载有明文,“地方督抚巡按即行详查顷亩情形具奏”。如果在管辖区域内发生灾情,地方官员逾期不报、懈怠延误者,将受到朝廷的严厉责罚。大明律就明文规定,逾期一月未报者,从巡抚到州县的各级官员都要罚俸银;超过一个月的将贬谪一级;迟缓延宕并产生严重后果的将革职。
地方官员除了上报灾情外,还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周详地勘查受灾的程度,作为实施救济的依据,这就是勘灾。为了能督促地方官有效勘灾,朝廷将受灾程度的大小与官员的品级相联系,层层落实。如遭重灾,督抚大员必须亲自勘查和奏闻赈恤事宜;如受灾不重,则由知府、同知、通判会同州县官员勘核,然后逐级上报。在勘灾过程中,受灾州县需预先刊刻“简明呈式”,即受灾表。开列受灾民众的姓名、家口、住址、被灾田亩数量等细则,先由灾户自行填报,经地方官核灾后,按行政划分装订成册,作为底本。然后查灾官员赴庄查灾时,以此为蓝本,核查受灾情况,之后将底册上缴州县,由州县官员造总册,绘出本地受灾地图,严重地区以色笔描出,最后附上州县赈济意见一并上报。
灾后救济
查勘灾情是为了能对症下药,针对受灾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
首先采取的是灾蠲和缓征。所谓灾蠲是指免除灾年时民众钱粮的赈税所谓缓征就是当年应收钱粮延缓至灾后重征,缓征的年限与受灾程度的多寡有关。在具体实施蠲免和缓征的过程中,也极易造成官吏舞弊寻利,为此明清两朝政府都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清代就规定胆敢舞弊者,将“照侵盗钱粮律治罪”,或以“违旨计脏论罪”、 “违旨侵欺论罪”。
灾蠲和缓征实际上只是有地农民受益,但广大的失地农民或佃农却很难直接受惠。因为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一遇灾年,这些农民就立即陷入困境,造成“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的局面。为此,政府只有通过设立粥厂、煮粥散米给饥民。清康熙四十三年,直隶巡抚李光地在赈济河间府水灾时,就采取设立粥厂的方式救济灾民,起到了途无饿殍,灾民得以存活的良好效果。后来,当地的乡绅也加入到赈济的行列中,施粥、散米给予受灾百姓。由于设立粥厂的方法渐成定制,且不限于受灾百姓,对大城市中的流民和乞丐也定期施舍。
倘遇冬季,灾民无衣御寒,政府还发帑购买棉衣赈济灾民。清嘉庆二十二年冬,北京聚集了大批受水灾而逃难的灾民,时至隆冬,清政府购棉衣数万件,在顺天府等5城分地同日散给贫民。
发生灾荒时,大批百姓生计无着,如果放任自由,必定危害地方治安,倘若处置失当也会激发民变。为此,政府往往将灾民组织起来,兴修农田水利和其他公共工程,计工给酬。一方面可以解决灾民日蹙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稳定生活秩序,加以控制。当然,客观上建设了许多有益于社会的公用设施,较之单纯的救济无疑更具意义。如清嘉庆六年,清政府就召集灾民共5万多人,修筑永定河工程,实行以工代赈的政策。
(摘自《百科知识》2008年第4期)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这一老一小,请她们出示请柬。她们却没有。
“很抱歉,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柬的人不能进去。”安东尼说。
“为什么?我们是来表示我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老妇人的表情很严肃,“可爱的小露西,她很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点事,决定把自己储钱罐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我可以不进去,真的不能让她进去吗?”
“是的,这里将要举行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安东尼解释说。
“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露西问安东尼。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
“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露西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安东尼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是一个老头,他面带微笑,站在小露西身旁。他拿出一份请柬递给安东尼:“我可以带她进去吗?”
安东尼向老头敬了个礼:“当然可以了,沃伦·巴菲特先生。”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纷纷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报道了这次慈善晚宴。看到报道后,许多普普通通的美国人纷纷表示要为非洲那些贫穷的孩子捐赠。
(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