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郭美美”事件后,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一直面临恢复和重塑公信力的重大课题。如何才能尽快恢复慈善公益事业的公信力,化解公众对公益慈善的不信任情绪?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媒体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如何看待公信力受损
公益慈善本应是人们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行为,其原始驱动力不仅是出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更是基于对公益慈善理念的认同。真正做慈善的人,表面看捐献的是金钱,实则是在对慈善组织信任的前提下,奉献出爱心和热情。“正是因为在信任的前提下,人们在捐献财物的同时,倾注了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爱心,一旦发现受骗,就会完全颠覆对这个组织的信任,以后就不会再参与这个组织的活动,甚至对整个慈善事业充满质疑,对慈善事业采取观望态度。”清华大学NGO 研究所所长王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教育年幼的孩子,最大的忌讳是不要欺骗他。因为一旦欺骗他,他就很受伤,而且永远不会相信你。做慈善的人一旦发现受骗,也是这样。”王名举出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例子。
全国政协委员孙萍对此有着切身感受。她说,发现自己的一腔爱心受到欺骗,确实特别难受,有时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对很多事情产生怀疑。她曾经为几个慈善组织捐款,最后因为发现自己捐的钱不知去向,不了了之,就不再给他们捐款。
公信力恢复需要多长时间
慈善公信力一旦遭遇危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恢复和重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但这种公信力的恢复,比人们想象得要难。“在美国,要让捐赠人在公益腐败之后恢复对公益慈善的信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一般需要一代人,即你一旦把他骗了,要让他再捐款,要等到他的下一代人。”王名的这种观点应该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他说,善款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人对一个慈善组织的捐款是持续的,一旦认同它的慈善公益理念,信任它,就会持续给这个组织捐款。如果哪天不再信任它,就会立刻停止捐款。慈善公信力对慈善公益事业造成的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往往很难从捐款的总量上看出来。
因为中国人多,一些人不捐了,还有其他人捐,捐赠的总体数量可能影响不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慈善公信力危机对慈善事业发展造成的影响。
也有委员对慈善公信力的恢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说,社会上很多事情、矛盾纠纷得到对方谅解,双方握手言欢都是立马的事情。
慈善公信力的恢复是需要一个过程,但也不要把这个过程看得太长。只要真心诚意做几件漂亮的事情,很快就会有效果。
除信息公开还应有其他制度保障
说到慈善公信力的恢复和重建,很多代表、委员一致提到信息公开透明,让慈善真正在阳光下运作。
退役后比较关注慈善事业的姚明委员认为,恢复和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除了透明公开,别无他法”。“一定要有第三方审计”。与姚明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郭长江委员。郭长江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一旦损害,影响惨重。“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最重要的是公开透明,进行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中华思源扶贫基金会秘书长李晓林认为,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除了信息公开透明外,还应该加强组织机构自身的建设,使每个慈善机构和每位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自律意识,真正把慈善事业当成一种爱心事业,而不是一种赚钱的行业。
周文彰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周森除了强调信息公平透明外,还提出加快慈善立法,使慈善事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规范。此外,周文彰委员还认为,慈善工作者要严于律己。对于慈善从业者来说,要么不跨入慈善行业,一旦跨入就要严格遵守慈善事业的职业道德。
王名委员则认为,仅有信息公开透明不能解决慈善公信力的所有问题,还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保障。他说,一是制度建设。健全政府相关制度法规是第一位的,保障捐赠人的权益,保障善款的正确合理使用等,因为慈善公信力一定要在制度的规制下才能持续下去。二是政府体制转型应该及时跟上来。2011年慈善事件发生后,一些人把对一些官员腐败的愤怒转嫁到了慈善组织。这对一些慈善组织来说比较冤枉,这是体制带来的一些问题。因而重建慈善公信力时,这些问题也应该解决。三是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很重要,是铁则,但也不能强调太过,因为信息公开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公信力危机时,即便慈善组织将信息公开,公众也不相信。说到这里,王名委员引用那个每人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次相信你,两次相信你,再多就不会相信你了。所以必须要有规则,规则走在前面,透明走在后面。四是组织自身的治理结构。慈善组织有效的治理结构是保障公信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组织内部也有一个民主监督的制度机制。
政府建了规则,体制也转了,信息也公开了,又有了机构内部民主的治理结构,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就会慢慢成长起来。尽管这需要一个过程,但王名委员对慈善公信力的恢复还是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