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慈济迁居(项目初始名称“棚户迁居助困”)项目旨在为市区棚户区改造中没有购房能力的低保、特困职工拆迁户及边缘家庭提供购房资助。
徐州市慈善总会于2009年底启动该项目,2010年3月实施第一批资助。2012年加大救助力度,当年投入善款1100.37万元,资助68户特困拆迁户购得新房。3年来,累计资助5批152户迁居特困家庭,资助总金额达2091.43万元。
这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爱心工程。市委书记、市慈善总会会长曹新平亲自筹划设计了“慈济迁居”项目,并提出“不让一个棚户迁居特困户买不起住房”的工作目标,利用慈善的力量,救助需要资助购房的特困家庭。
这是一项首开先河的创新工程。由慈善组织资助购房,迁居户与慈善组织享有共有产权,房产使用权归迁居户所有,待受助家庭经济状况好转后,再以原价买回房产中慈善组织的产权部分,这一做法在全国首开先河,因而被国家级、省级媒体多次报道,被徐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实践奖”特等奖。
这是一项造福百姓的幸福工程。安居方能乐业,“慈济迁居”项目紧扣住房这个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将改善民生、维护民利、实现民愿作为项目宗旨,让棚户迁居特困群众享有更为真切的幸福,因而该项目不仅政府满意,更重要的是在平民百姓中大得人心。受助群众异口同声:是“慈济迁居”圆了我们的安居梦。
项目详细介绍:
“慈济迁居”项目是徐州市慈善总会2009年起实施的、旨在为市区棚户区改造中没有购房能力的困难家庭提供购房资助的慈善救助项目,经过3年不懈努力,2012年取得快速发展并大见成效。
项目目标:不让一个棚户迁居特困户买不起住房。
徐州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有着较为繁重的棚户区改造任务。200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徐州3年内实施4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但有一些困难家庭拆迁房屋面积小、地段差,按照补偿标准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购买安置房。徐州市委书记、市慈善总会会长曹新平在现场调研中得知这一情况后,设身处地为特困拆迁户着想,亲自筹划设计了“慈济迁居”项目,利用慈善的力量,来救助需要资助购房的特困家庭,同时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项目内容:对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特困家庭实行应助尽助。
在棚户区改造中,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安置房的特困拆迁家庭提出救助申请,区棚改办及有关街道办事处进行筛选、调查、公示,市棚改办牵头相关部门复核,符合资助条件的,申请材料转市慈善总会。市慈善总会对安置房总款扣除拆迁补偿款的剩余部分实施全额资助,双方办理共有产权,房产使用权归受助家庭,待受助家庭经济状况好转后,受助人原额偿还慈善总会资助金并取得全部产权。
项目资金:政府、企业、慈善组织三方出资。
市慈善总会设立“棚户迁居助困基金”,共筹集资金2250万元,其中:市财政专项拨款500万元,各区财政拨款750万元,市新盛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定向捐款600万元,市慈善总会投入善款400万元。根据项目的救助需求,基金总量将按“三方出资”原则进一步扩大。
项目管理:慈善组织运作,相关部门协同。
该项目前期工作主要由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牵头办理,各区棚改办做好受助对象的受理和初审工作,由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分别做好“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特困职工户”、“特困职工边缘户”的认定工作;后期工作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做好受助对象的房、地产核实和共有产权的办理工作;市慈善总会负责全程运作,与各合作单位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项目。
项目传播:平面、电波、网络媒体宣传及文艺宣传并举。
项目运行初期,市委书记、市慈善总会会长曹新平接受中央电视台和人民网采访时,对“慈济迁居”项目作了详尽的阐述。3年来,通过徐州各主流媒体、网站对项目进行了深入、反复的宣传。2012年、2013年两届慈善晚会上,都有以“慈济迁居”为题材的情景剧,通过电视现场直播,社会反响较大。
项目监督:透明运行、信息公开并接受各方面监督。
坚持做到救助对象标准公开,把申请资助对象的条件公之于众;救助对象公开,拟资助对象、金额均通过政务公开栏公示一周;救助信息公开,包括项目募款、宣传、救助等信息都通过媒体及时公布;救助经费公开,当年经费收支结余情况,市慈善总会给各出资方及时出具报告。
项目成果:政府满意、百姓叫好。
该项目运行3年来共资助5批152个特困家庭购房,共投入资助金2091.43万元。其中2012年资助力度最大,共资助两批68户迁居特困户家庭购房款1100.37万元。徐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该项目“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实践奖”特等奖。棚户区的老百姓说:过去,我们“冬天带着棉帽、捂上耳朵睡,雨天穿着雨衣睡,早上厕所排长队”。现在,在市慈善总会的帮助下,“我们也能搬新家啦!”
项目评价:富有创新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该项目实施不仅拓宽了慈善组织的救助工作领域,使慈善救助从传统的助孤、助学、助医、助残等方面扩大到资助购房这一新领域,坚持了“以人为本、扶贫济困”的慈善宗旨;而且帮助政府做了政府想做而不便做的事,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和谐拆迁”、“阳光拆迁”。国务院一位领导在徐州视察棚户区改造时,高度肯定了这一做法,称之为“徐州模式”。市慈善总会决心把“慈济迁居”项目继续做下去。因为,只要棚户区改造还在进行,就会有无力购房的贫困户;只要有需要资助购房贫困户,“慈济迁居”项目就不会中断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