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棚户迁居特困户买不起房
——徐州市慈善总会实施“棚户迁居助困”项目扫描
徐 慈 肖昌琦
“穷了大半辈子,做梦也没想过住新房子,更别说住楼房……多亏了党和政府啊!”张胜金老汉说话时一脸感激。60多岁的张胜金是云龙区下洪棚户区的特困住户,通过慈善总会实施的“棚户迁居助困”项目,他家已经选定了一套73平方米的新房。
截至10月22日,全市与张胜金一样的61个棚户迁居特困家庭,在市慈善总会启动的“棚户迁居助困”项目帮扶下,已经全部获得购房资助金,选好了新房。由慈善机构实施“棚户迁居助困”,资助特困家庭购买住房,这一做法在全国首屈一指。
兜起拆迁特困户最底线
棚户迁居助困”项目,是市委书记、市慈善总会会长曹新平亲自策划设计、倡导推进的慈善救助项目,也是我市慈善总会重点打造的慈善救助品牌。项目于2009年底正式启动,像张胜金一家已属于第二批被资助对象。第二批特困户的购房资助款到位后,市慈善总会还将马上启动第三批救助计划。慈善总会负责人说:“只要棚户区改造还在进行,就有无力购房的贫困户;只要有贫困户,‘棚户迁居助困’项目就会不断实施下去!”
“棚户迁居助困”项目是市慈善总会通过设立“棚户迁居助困基金”,为市区棚户区改造中的特困迁居户提供购房资助。迁居户与市慈善总会共有产权,房产使用权归迁居户所有,待受助家庭经济状况好转后,再以原价买回房产中慈善总会的产权部分,从而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
据介绍,该项目的启动基金为1500万元,其中徐州市财政专项拨款500万元,市慈善总会投入善款400万元,其余资金由社会单位捐赠。在实施过程中,各区政府按规定提供1/3的配套资助金,这样一来,项目实际可用基金达到2250万元。
“棚户迁居助困”项目的资助对象为徐州市主城区范围内棚户迁居特困户。迁居户申请资助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被拆迁补偿额不足8万元;被拆迁户只有一处现居住的被拆迁房产;家庭收入特别低,生活特别困难,对提供的最低价位定销安置房无经济能力购买、也无其他途径解决购房资金缺口。对符合上述三项条件,并持有《低保证》、《特困职工证》、《残疾人证》的,以及符合享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条件的棚户迁居户,优先安排资助。低保边缘户、特困职工边缘户或正在申报低保户、特困职工户的棚户迁居家庭,经市民政局、市总工会认可并出具证明,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资助。
项目自2009年底正式启动后,第一批提出助困申请的迁居困难户,经市棚户区改造投诉救助中心牵头,各区棚改办及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筛选、调查、公示、选房、核算,已于今年3月份完成全部工作程序。市慈善总会对鼓楼区四道街棚户区的刘辉、陈桂云等4户符合条件的迁居户,共资助购房款24.28万元,其中鼓楼区政府按三分之一比例配套资助金8.1万元。从今年4月起,第二批助困工作开始启动,57户资助对象也于10月22日与市慈善总会签好资助协议书,共获得资助购房款626万元。
“我们也能搬新家啦!”
“冬天戴着棉帽、捂上耳朵睡,雨天穿着雨衣睡,早上厕所排长队”,这是棚户区中特困户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棚户迁居助困”项目如同一颗种子,在市委书记曹新平的精细播种下,在慈善总会的灌溉中,把“以人为本,扶危济困”的慈善宗旨带到了这些人的身边,也为他们带去最贴心的实惠、最温暖的关怀。
就让我们跟随慈善总会,去看一眼这些困难的家庭,去了解一下救助项目为他们解决的困难。
张胜金老汉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蜗居在下洪棚户区的一个角落里。一家五口住在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老屋里,房子后墙没有窗,里面一片漆黑……
张老汉的妻子弱智,两个女儿分别患有弱智和精神病,均无劳动能力。二女儿由于患有精神病,时常自己跑出家门,最远的一次流落到沈阳。那一次,张老汉苦苦哀求,才找人借了200元的路费,乘火车赶到沈阳找到女儿。父女二人回来时已无钱购买车票,只好沿途求助于救助站,几经辗转才回到徐州。
张老汉说,自己从来没敢想过买房子,因为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棚户拆迁后,最低价位的定销安置房,张家也买不起。如今,新房子不仅完全解决了张家5口人的居住问题,这个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柳跃,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慢吞吞的讲述起他的生活。这个看似年富力强的中年男人,由于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没有劳动能力,还要长期靠吃药维持。至今未娶妻的他,与75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两个人住在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小屋内。老母亲从街道办退休后,患上了高血压、脑血栓,母子二人时常拿不出买药的钱。柳跃说话时的一脸平静让记者感到,这个贫困的家庭已经无奈地接受了贫困的现状,甚至贫困的未来。
但“棚户迁居助困”项目改变了这个家庭的生活。柳跃说,很感谢政府,感激慈善总会,使得母亲在有生之年能住上56平方米的新房子。
郑大妈没向记者透露名字,只说房子是为儿子要的。郑大妈一家5口住在鼓楼区兵工厂棚户区一间仅有36平方米的小屋里。屋子年久失修,阴暗潮湿。
郑大妈年近60,饱经风霜却显得很有精神。她说,可不敢病,全家老小就指望着自己呢。郑大妈四世同堂,却无法安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她的婆婆年事已高,百病缠身,儿子、儿媳正值青壮年却一个脑积水、一个肾积水,均无劳动能力。
郑大妈说,通过慈善总会的救助,我们能搬进56平方米的新房子里,真得感谢政府。新房子是楼房,有阳光,让儿子儿媳和婆婆住进去,有利于他们养病。自己身子骨硬朗,就住地下室,慢慢把小孙子抚养成人,这一家就有希望了。小孙子偎依在郑大妈怀里,仰着脸听祖母讲话。五六岁的小孩子,尚不懂得家庭的贫困,只知道家里快能住新房子了,这让孩子的脸洋溢着兴奋的笑和迫切的期待。
面颊上刻着生活艰辛的胡秀英,刚一提到家里情况就开始哽咽。1983年,胡秀英还是泉山区麒麟饮料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因为丈夫有外遇离了婚,独自带年幼的儿子生活。前夫开始还可以给儿子一些抚养费,但没几年就患病去世了。靠着微薄的工资,胡秀英独自一人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大。
几年前,胡秀英下岗了,生活没了着落。去年,儿子在外地遇到歹徒,被砍四刀。儿子伤势刚有起色,她又患上糖尿病。胡秀英连治病的钱都拿不出的时候,住了二十几年的欧庄宿舍要拆迁了,虽然仅有17.9平方米,但这毕竟是一个栖身之地……讲到这里,胡秀英已经泣不成声。苦难就向碾子一样,把这对母子一遍一遍地碾过,让胡秀英不堪回首。
现在,在慈善总会的助困项目帮助下,胡秀英和儿子选中一套67平方米的房子。有了新房,儿子也将娶新媳妇儿过门,胡秀英的脸上露出些笑意。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终于在困境中看到一缕光明。
创棚户迁居助困“徐州模式”
“如果我是棚户区的群众,对拆迁会有什么想法,如果这样换位思考的话,很多政策的制定就能够比较合理,比较人性化。”今年3月,市委书记曹新平做客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时这样说。
2009年春节前夕,曹新平亲自查看拆迁现场,倾听群众意见。他得知有些群众家庭条件十分困难,而且拆迁的房子面积小、地段差,按照补偿标准无法获得足够补偿金去购买经济适用房或安置房。作为市慈善总会会长的曹新平,设身处地为特困拆迁户着想,经过反复思考,终于策划设计出“棚户迁居助困”项目,决定利用慈善的力量,来救助这些特困家庭。
为确保“棚户迁居助困”项目公开、公平、公正,市慈善总会和市棚户区改造投诉救助中心共同研究制定了《“棚户迁居助困”项目实施办法》,并设计了规范、严格、缜密的申报受理程序。实施过程中,市建设局、市房管局、各区政府、市慈善总会等十多个部门和单位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姚建军和常青分别是云龙区和鼓楼区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的成员,作为拆迁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于拆迁的难处最有发言权。提到 “棚户迁居助困”项目,他们特别有感触:拆迁牵涉到的是千家万户,家家户户有自己的情况,有自己的难处,岂能是说拆就拆,说迁就迁?特别是碰到特困户,家里就这么一套老房子,拆迁的补偿款又不够买新房,他们不愿拆迁,也不敢拆迁,因为拆迁就意味着无家可归。
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我们的目光习惯了游走于建筑的上端,看到的是城市的蓬勃发展和日新月异;我们的心情习惯了停留在高处的霓虹,感受到的是夜空的魅力和绚烂;我们的耳膜习惯了接纳商场的乐声,听到的是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可是,在一栋栋雄伟高楼的边缘,在一个个幽静小区的旁边,在一座座轰鸣塔吊的脚下,却有着我们所不熟悉的生活。
“棚户迁居助困”项目,用最实际的方式帮助了棚户迁居特困户。当他们从市委书记曹新平手中接过资助款,当他们看到自己新房的施工现场,当他们从破旧简陋的老屋搬到宽敞明亮的新居,这些居民对政府的感激是由衷的,他们的幸福感是真实的,他们对慈善事业是敬爱并重的!